斜管微壓計 氣體正負壓力測量儀 氣體壓差計 壓力測量儀
簡要描述:斜管微壓計 氣體(ti) 正負壓力測量儀(yi) 氣體(ti) 壓差計 壓力測量儀(yi) 用於(yu) 測量各類氣體(ti) 的正負壓力或壓差。測量範圍從(cong) 0~1000Pa以內(nei) ,共有五種規格可供選擇。安裝為(wei) 吊掛式。儀(yi) 器精確可靠,外形美觀,方便耐用,價(jia) 格低廉。無須電源、安裝簡單,可直接讀數。廣泛用於(yu) 各式陶瓷窯爐,玻璃搪瓷窯爐,原料焙燒爐,幹燥器,噴霧塔,各式工業(ye) 窯爐,采暖通風,空調製冷,環境監測等領域
產(chan) 品型號: HG03-YY10
所屬分類:壓力儀(yi) 表
更新時間:2024-12-10
廠商性質:生產(chan) 廠家
斜管微壓計 氣體(ti) 正負壓力測量儀(yi) 氣體(ti) 壓差計 壓力測量儀(yi)
型號:HG03-YY10
用於(yu) 測量各類氣體(ti) 的正負壓力或壓差。測量範圍從(cong) 0~1000Pa以內(nei) ,共有五種規格可供選擇。安裝為(wei) 吊掛式。儀(yi) 器精確可靠,外形美觀,方便耐用,價(jia) 格低廉。無須電源、安裝簡單,可直接讀數。廣泛用於(yu) 各式陶瓷窯爐,玻璃搪瓷窯爐,原料焙燒爐,幹燥器,噴霧塔,各式工業(ye) 窯爐,采暖通風,空調製冷,環境監測等領域
二、斜管微壓計 氣體(ti) 正負壓力測量儀(yi) 氣體(ti) 壓差計 壓力測量儀(yi) 工作原理
本儀(yi) 器根據液體(ti) 靜力學原理製成,利用液柱高度差來測量壓力。其主體(ti) 是一個(ge) 瓶狀玻璃容器與(yu) 一根細長傾(qing) 斜玻璃管相連,大瓶出口為(wei) 高壓端,細長斜管出口為(wei) 低壓端。低壓端做成斜管可將微笑的壓差放大,提高測量的準確性。當容器內(nei) 裝上液體(ti) 後,低壓端與(yu) 被測氣體(ti) 測點相連通,正壓端通大氣,這時,正壓端大氣壓力作用於(yu) 大瓶液麵,使液麵下降,液體(ti) 流向低壓端,使細長玻璃管內(nei) 液麵上升,下降的液體(ti) 體(ti) 積與(yu) 上升液體(ti) 體(ti) 積相等。
四、 技術規格
本儀(yi) 器刻度尺已經過換算,單位為(wei) Pa,可直接讀數。
量程0~ -100Pa 一般窯爐測壓
3、 工作液:紅液。溫度20℃時,密度0.82克/厘米3;
4、 儀(yi) 器精度 1.5級
5、 外形尺寸 380X130X35mm
6、 儀(yi) 器重量:1KG
7、 儀(yi) 器附件:使用說明書(shu) 一份;紅色工作液一瓶;加液尖咀小瓶一隻
五、安裝與(yu) 使用
1、 固定:先在牆高1.6米處(便於(yu) 眼觀測),固定兩(liang) 隻掛儀(yi) 器的釘子,其相對位置如下:
將儀(yi) 器掛上,如果測點經常移動,可自製一木質支架,用以吊掛儀(yi) 器,便於(yu) 攜帶移動。
2、 連接,儀(yi) 器到測點之間連接,選用內(nei) 徑為(wei) 10mm的橡皮管或柔軟塑料管,如測點有高溫,可接上金屬管或瓷管。
當測量氣體(ti) 為(wei) 正壓時,將連接管接在儀(yi) 器的高壓端(即大瓶水平出口處),而讓低壓端通大氣,讀數即為(wei) 正壓值。當測量氣體(ti) 為(wei) 負壓時,將連接膠管一端接至低壓端,而將高壓端通大氣,讀數即為(wei) 負壓值。當測量氣體(ti) 兩(liang) 點壓差時,則在高壓、低壓兩(liang) 端分別接上膠管,分別與(yu) 高低壓二個(ge) 測點相連,讀數賊為(wei) 壓差。
3、 校正水平:用調節螺絲(si) ,將儀(yi) 器水泡調至中間後再固定,這點很重要,隻有儀(yi) 器在水平時,讀數才是準確的。
4、 調正零點;打開儀(yi) 器上的瓶塞,用加液瓶緩緩加入工作液,直到0點為(wei) 止,再塞緊瓶塞。有時液柱過了0點,可用加液瓶從(cong) 小口吸出少量工作液。也可在現有位置上點上記號,讀數時減去初始值即可。
5、 讀數:本儀(yi) 器可從(cong) 刻度尺上直接讀出壓力數(單位為(wei) Pa),讀數時應主義(yi) ,液柱應是連續的,無斷線、無氣泡,充分到位,穩定後再讀。以液麵凹形底部為(wei) 準讀數。
6、 儀(yi) 器使用的紅色工作液標密度為(wei) 0.82克/厘米3。
六、儀(yi) 器使用注意事項:
1、 本儀(yi) 器為(wei) 玻璃製品,應輕拿輕放,避免碰撞;
2、 工作液揮發後,應及時補充達到零刻度位置(本廠長期供應工作液)工作液入口塞子要長期塞緊,以減少工作液蒸發,測正壓時更要塞緊,不能漏氣;
3、 用久後,如螺絲(si) 鬆動,水泡移位,要及時調整擰緊再用。連接軟管用久後,老化彎折失去彈性,要及時更換;
4、 當液柱內(nei) 有空氣,液柱斷開,可用加液瓶對著細管口打氣,使液柱回到大管內(nei) ,輕輕鬆開加液瓶,液柱再上升時,此現象即會(hui) 消失,一次不成,可做多次;
5、 儀(yi) 表無指示或指示不正確,檢查引壓膠管是否密封,是否漏氣,是否彎折堵死,並加處理好(但注意在零壓位或極小正壓和極小負壓時,液柱位移很小是正常的),使用中如有問題,可隨時用和傳(chuan) 真與(yu) 本廠銷售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