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nong) 業(ye) 部2.8億(yi) 元招標采購506台儀(yi) 器設備,其中擬定進口儀(yi) 器設備占97.8%,國產(chan) 儀(yi) 器僅(jin) 占2.2%。這樣的比例分配讓農(nong) 業(ye) 部飽受質疑,成為(wei) 輿論“靶心"。
“2013年,實驗分析儀(yi) 器進口62.94億(yi) 美元,出口14.56億(yi) 美元,貿易逆差48.38億(yi) 美元。而從(cong) 2009年到2013年,逆差在不斷增大。"儀(yi) 器儀(yi) 表行業(ye) 協會(hui) 展覽交流部主任歐陽良曾總結。
科學儀(yi) 器相當於(yu) “隱性"的軍(jun) 工行業(ye) ,是各國必爭(zheng) 的領域。科學儀(yi) 器的創新、製造及應用水平都反映出一個(ge) 國家的科技和工業(ye) 實力。然而,如何加快推進國產(chan) 科學儀(yi) 器產(chan) 業(ye) 的快速發展,進而讓更多的用戶了解並信任國產(chan) 儀(yi) 器是一直以來都在探索的難題。
國產(chan) 儀(yi) 器被棄是跟風還是技不如人
而儀(yi) 器儀(yi) 表學會(hui) 農(nong) 業(ye) 儀(yi) 器應用技術學會(hui) 常務副理事長蔣士強,在逐步檢查了各項擬定進口的儀(yi) 器項目後,發現很多類似的國產(chan) 儀(yi) 器其實可以達到進口儀(yi) 器的同樣性能,很多儀(yi) 器甚至已被國內(nei) 科研機構普遍使用,但我們(men) 國內(nei) 機構卻仍“難以接受"
微波消解儀(yi) 是眾(zhong) 多擬進口招標設備中的一種。該設備主要用於(yu) 從(cong) 土壤、植物、礦物和生物組織中提取各種有效成分,相對於(yu) 傳(chuan) 統的樣品預處理技術來說,它具有省時節能、環境友好、快速簡便、消解效果好等優(you) 點。
上世紀80年代,我國所用的微波消解儀(yi) 一度曾被國外CEM和麥爾斯通公司所壟斷。如今,全國有十幾家企業(ye) 生產(chan) 各具特點的微波消解儀(yi) ,其中涉及的關(guan) 鍵技術均已解決(jue) 。“不僅(jin) 是一般單位、大專(zhuan) 院校,甚至是國家重點實驗室,都已采用國產(chan) 微波消解儀(yi) 了。"也正因為(wei) 此,招標清單中的“進口"兩(liang) 字讓蔣士強覺得頗為(wei) 費解。
同時,列表中明確標注進口的原子熒光光譜儀(yi) 也是我國在上世紀80年代就已經擁有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大儀(yi) 器。此外,熒光分光光度計、離子色譜儀(yi) 、土壤養(yang) 分速測儀(yi) 、超低溫冰箱、人工氣候箱……這些都需要進口嗎?
充滿疑問的蔣士強寫(xie) 了一封信給了項目的采購代理機構——農(nong) 業(ye) 部工程建設服務中心,但他至今尚未收到合理的答複。
國產(chan) 檢測儀(yi) 器難破尷尬之局
“我去過很多實驗室,看到很多的進口儀(yi) 器閑置。春節前去過農(nong) 科院一個(ge) 實驗室,2008年購進的儀(yi) 器,到2014年初,一共用了不超過30次,閑置在那裏非常可惜。"清華大學分析中心邢誌老師介紹說,“花幾十萬(wan) ,甚至上百萬(wan) 買(mai) 的進口儀(yi) 器,往往實驗室不敢拆,不敢動,當寶貝鎖在那。"
長久以來,國內(nei) 的儀(yi) 器儀(yi) 表招投標過程都備受爭(zheng) 議,頻頻出現縣級單位高價(jia) 采購進口產(chan) 品,純水儀(yi) 、離心機等國產(chan) 化程度很高的產(chan) 品都要采購進口產(chan) 品的現象經常發生。一些單位甚至以擁有進口儀(yi) 器為(wei) 榮。
目前,國產(chan) 儀(yi) 器不論是在價(jia) 格、質量還是性能上,都已經逐步追趕上國外產(chan) 品。科學儀(yi) 器及實驗室裝備展覽會(hui) 從(cong) 2006年設立自主創新獎,至今共進行九次評選活動,其中獲金獎產(chan) 品63項,銀獎產(chan) 品81項,獲獎產(chan) 品都具有創新點明顯、技術水平高、難度大的特點,達到或接近同類水平;蘇州蘇試儀(yi) 器有限公司和蘇州東(dong) 菱振動實驗儀(yi) 器有限公司研製出40噸以上的大推力電動振動實驗係統,為(wei) 我國運載火箭、衛星發射、載人航天的發展作出巨大貢獻;
然而,一方麵,以高昂價(jia) 格購買(mai) 進口儀(yi) 器,買(mai) 了之後不舍得用;另一方麵,性價(jia) 比高的國產(chan) 儀(yi) 器賣不動,甚至得不到測試驗證的機會(hui) 。國產(chan) 檢測儀(yi) 器的尷尬局麵已經存在了相當長的時間。
建立第三方平台提供評價(jia)
“科研人員不敢浪費自己的金錢和時間。"中科院化學所副研究員袁景和曾經表示,“你(國產(chan) 儀(yi) 器)再便宜,我沒有時間和精力去評價(jia) 你。"
他所反映的問題直指長期以來儀(yi) 器研製與(yu) 應用存在不匹配的現狀。
一台科學儀(yi) 器在實際工作中的靈敏度、度、穩定性,都是儀(yi) 器購買(mai) 廠家的重要問題。這些數據也反映了儀(yi) 器被市場接受的程度。
對用戶來講,沒有的技術認證數據是不敢購買(mai) 國產(chan) 儀(yi) 器設備的重要因素。很多單位因為(wei) 不了解國產(chan) 儀(yi) 器設備的適用範圍和怕擔風險,怕技術不成熟,而寧願高價(jia) 購買(mai) 進口儀(yi) 器。
“在研發設計和製造、銷售方麵,是國產(chan) 儀(yi) 器生產(chan) 廠商可以自主完成的工作,但是對於(yu) 驗證工作,作為(wei) 儀(yi) 器的推廣、應用、使用的重要一環,儀(yi) 器廠商卻無法獨立完成。"北京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技術中心食品實驗室主任劉岩表示,“正是基於(yu) 這種考慮,有必要在客觀、公正、有的國產(chan) 儀(yi) 器驗證平台,集中對國產(chan) 化儀(yi) 器進行各種實驗參數的認證,為(wei) 國產(chan) 儀(yi) 器設備的推廣應用提供強有力的數據,為(wei) 用戶提供公平、公正的參考數據,還可以對國產(chan) 檢測儀(yi) 器設備的性能改進、升級換代提供思路。"
檢測與(yu) 認證領域中心作為(wei) 首都科技條件平台的子平台,一直致力於(yu) 企業(ye) 的技術創新,能力提升提供各個(ge) 方麵的服務,相信在大家的幫助下,該領域中心將為(wei) 企業(ye) 、行業(ye) 提供更紮實的技術支撐和服務。
無論是內(nei) 部發展環境還是外部市場需求,國產(chan) 科學儀(yi) 器的發展都處在一個(ge) 非常好的階段。如何在產(chan) 品創新的同時,進行管理和運行模式的創新,通過摸索、調整,找到屬於(yu) 自己的路,讓企業(ye) 和整個(ge) 產(chan) 業(ye) 都能發展起來,是現在國產(chan) 科學儀(yi) 器企業(ye) 急需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