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空氣質量指數AQI六參數的詳細解析
環境空氣質量指數(AQI)六參數:pm2.5,pm10,so2,no2,co,o3.這些氣體(ti) 是什麽(me) 東(dong) 西以及對人體(ti) 的害處和益處。
pm2.5
pm2.5細顆粒物指環境空氣中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於(yu) 等於(yu) 2.5 微米的顆粒物,它能較長時間懸浮於(yu) 空氣中,其在空氣中含量濃度越高,就代表空氣汙染越嚴(yan) 重。PM2.5可以由硫和氮的氧化物轉化而成。而這些氣體(ti) 汙染物往往是人類對化石燃料(煤、石油等)和垃圾的燃燒造成的。對空氣質量和能見度等有重要的影響。
pm10
是指粒徑在10微米以下可吸入的顆粒物。
可吸入顆粒物在環境空氣中持續的時間很長,對人體(ti) 健康和大氣能見度的影響都很大。通常來自在未鋪的瀝青、水泥的路麵上行駛的機動車、材料的破碎碾磨處理過程以及被風揚起的塵土。可吸入顆粒物被人吸入後,會(hui) 積累在呼吸係統中,引發許多疾病,對人類危害大。可吸入顆粒物的濃度以每立方米空氣中可吸入顆粒物的毫克數表示。
so2 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化學式SO2是常見的硫氧化物。大氣主要汙染物之一。火山爆發時會(hui) 噴出該氣體(ti) ,在許多工業(ye) 過程中也會(hui) 產(chan) 生二氧化硫。由於(yu) 煤和石油通常都含有硫化合物,因此燃燒時會(hui) 生成二氧化硫。當二氧化硫溶於(yu) 水中,會(hui) 形成亞(ya) 硫酸(酸雨的主要成分)。若把二氧化硫進一步氧化,通常在催化劑存在下,便會(hui) 迅速生成硫酸。這就是對使用這些燃料作為(wei) 能源的環境效果的擔心的原因之一。
no2二氧化氮
二氧化氮(nitrogen dioxide),化學式NO2。高溫下棕紅色有毒氣體(ti) 。在常溫下(0~21.5℃)二氧化氮與(yu) 四氧hua二氮混合而共存。有毒。有刺激性。溶於(yu) 濃硝酸中而生成發煙硝酸。能疊合成四氧hua二氮。與(yu) 水作用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與(yu) 堿作用生成硝酸鹽。能與(yu) 許多有機化合物起激烈反應。 [1] 二氧化氮在臭氧的形成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人為(wei) 產(chan) 生的二氧化氮主要來自高溫燃燒過程的釋放,比如機動車尾氣、鍋爐廢氣的排放等。 二氧化氮還是酸雨的成因之一,所帶來的環境效應多種多樣,包括:對濕地和陸生植物物種之間競爭(zheng) 與(yu) 組成變化的影響,大氣能見度的降低,地表水的酸化、富營養(yang) 化(由於(yu) 水中富含氮、磷等營養(yang) 物藻類大量繁殖而導致缺氧)以及增加水體(ti) 中有害於(yu) 魚類和其它水生生物的毒素含量。
Co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 CO)純品為(wei) 無色、無臭、無刺激性的氣體(ti) 。相對分子質量為(wei) 28.01,密度1.25g/l,冰點為(wei) -205.1℃,沸點-191.5℃。在水中的溶解度甚低,極難溶於(yu) 水。與(yu) 空氣混合爆炸極限為(wei) 12.5%~74.2%。一氧化碳極易與(yu) 血紅蛋白結合,形成碳氧血紅蛋白,使血紅蛋白喪(sang) 失攜氧的能力和作用,造成組織窒息,嚴(yan) 重時死亡。一氧化碳對全身的組織細胞均有毒性作用,尤其對大腦皮質的影響為(wei) 嚴(yan) 重。在冶金、化學、石墨電極製造以及家用煤氣或煤爐、汽車尾氣中均有CO存在。
o3臭氧
臭氧(O?)又稱為(wei) 超氧,是氧氣(O?)的同素異形體(ti) ,在常溫下,它是一種有特殊臭味的淡藍色氣體(ti) 。臭氧主要分布在10~50km高度的平流層大氣中,極大值在20~30km高度之間。在常溫常壓下,穩定性較差,可自行分解為(wei) 氧氣。臭氧具有青草的味道,吸入少量對人體(ti) 有益,吸入過量對人體(ti) 健康有一定危害。不可燃,純淨物。氧氣通過電擊可變為(wei) 臭氧。